9�6�9“说来寡人和袁公,也算是故人。”
�6�9�6�9“——早些年,袁公为吴相,于寡人也算是君臣相宜。”
�6�9�6�9“又是先帝朝的老臣,对于长安天子,以及朝堂军队的部署,也当是了若指掌的。”
�6�9�6�9“不如也留下来,做寡人的车骑将军如何?”
�6�9�6�9···
�6�9�6�9“只要袁公答应,我大军,除大将军田禄伯所率领的吴国主力之外,剩下的二十万兵马,尽数交由袁公节制。”
�6�9�6�9“待定了社稷,袁公,便当是寡人的第一任汉相……”
�6�9�6�9刘濞说的诚恳,甚至可谓诚意十足;
�6�9�6�9但袁盎闻言,却满是苦涩的摇头叹息道:“既然是故人,那吴王也该知道我是个怎么样的人。”
�6�9�6�9“——早在当年,给吴王做国相时,我便是明哲保身,对于吴国的事务不闻不问,只求不要死在任上,而是可以等到调回长安的那一天。”
�6�9�6�9“如今为吴王所缚,是生是死,自是由不得自己。”
�6�9�6�9“只是叛汉从贼、使宗族蒙羞的事,我袁丝,是万万做不出来的……”
�6�9�6�9慢条斯理,却也满带着苦楚的一番话,只惹得吴王刘濞莫名一阵感伤;
�6�9�6�9而那句‘叛汉从贼’,却又让帐内众将齐齐瞪大虎目,纷纷将不怀好意的目光,瞪向袁盎那已经不再挺拔的身影。
�6�9�6�9良久,终还是吴王刘濞摇头叹息着起身,颇有些惋惜的看向袁盎。
�6�9�6�9“袁公大才,纵是不为我所用,寡人,也断不会放袁公回长安。”
�6�9�6�9“想来袁公对此,也是早有预料的吧?”
�6�9�6�9“——寡人敬重袁公,不忍伤袁公性命。”
�6�9�6�9“只袁公使命在身,若就此放袁公归去,怕是会坏了寡人的大事……”
�6�9�6�9说着,吴王刘濞稍一摆手,帐门外边走入两名军事,一左一右,将袁盎架了起来。
�6�9�6�9至于那杆象征着无上权柄的天子节牦,也随着袁盎的手被兵士架起,而直挺挺倒在了地上,无人问津。
�6�9�6�9“就委屈袁公,在我后营暂住些时日了。”
�6�9�6�9言罢,刘濞抬手一挥,袁盎便被军士架了下去。
�6�9�6�9待帐内只剩下‘自己人’,吴王刘濞这才站起身,走到悬挂着的堪舆前。
�6�9�6�9目光落在堪舆上,嘴上确实径直问起侄子——当朝宗正:刘通。
�6�9�6�9“长安有什么状况?”
�6�9�6�9听闻此问,刘通也不含糊,只稍沉吟思虑片刻,便将自己收集到,又还没来得及送到刘濞手中的情报悉数道出。
�6�9�6�9“睢阳战况不利,长安朝堂人心惶惶,朝野内外暗流涌动。”
�6�9�6�9“若睢阳城破,伯父的大事,或许就可以成功一大半了。”
�6�9�6�9随着刘通这句话,帐内因袁盎那句‘叛汉从贼’而低沉下去的氛围,才再度被一阵轻松欢愉所取代。
�6�9�6�9众将官面泛红光,望向吴王刘濞的目光,更是带着满满的贪婪。
�6�9�6�9——不是贪刘濞,而是此刻的吴王刘濞,似乎长成了封侯拜相,乃至裂土为王的形状。
�6�9�6�9对这一切,吴王刘濞看在眼里,却只淡然一笑。
�6�9�6�9又对刘通轻点下头:“还有呢?”
�6�9�6�9便见刘通又思虑片刻,又似突然想起般,赶忙道:“侄儿和袁盎从长安出发当日,皇长子也假节东出,说是要代陛……”
�6�9�6�9“额,代长安天子犒军,以提振军心士气。”
�6�9�6�9“皇长子那边有牛群随行,或会慢些,但眼下,当也已经到了睢阳?”
�6�9�6�9此言一出,帐内又是为之一静,甚至还有几个不够稳重的小将,颇有些不顾形象的咽了咽唾沫。
�6�9�6�9——如今汉家仅有的牛、马,几乎全都是产自燕、代北部,毗邻草原的北墙附近,以及陇右、北地等北方边郡。
�6�9�6�9再加上汉室对牛、马的管控力度,几乎达到了武器军械级
第111章 寡人已为东帝,尚何谁拜?(4/5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